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程)

软件开发 180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北航到底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北航到底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于软件工程专业,你有哪些推荐院校?

如果条件足够,成绩够优秀,那么直接首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这三所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几所学校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些相较而言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软件工程也相当不错的大学。

1.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浙江大学地处西湖,风景如画,环境十分优越。而且浙江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与国防科技大学一样位列全国顶尖,可见科技含量之高,在加上阿里巴巴总部位于杭州,未来互联网的趋势与发展指向明确,故就读还是挺不错的。

2.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虽然这是一所师范大学,但是在2019年它的软件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与浙大,北航比肩,可谓十分优秀。师资力量非常丰富,教学资源也非常完备,设置有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与多家软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都可以去到这些公司实习与就业。

3.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作为一个老牌大学,武汉大学实力强劲,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在2019年的排名中,武汉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成为国家四星级专业,同样不可小觑。

一般的大学有多少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呢

最牛的是清华大学,共有12个;其次是北大和浙大,有10个;南大有6个,居其次。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 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实验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10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10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6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分室)

上海交通大学 6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分室)

吉林大学 6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 5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分室)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4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4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4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分室)

中山大学 4

华南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4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形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4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 3

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精馏分离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分室)

同济大学 3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分室)

大连理工大学 3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 3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3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分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分室)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先进机器人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2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 2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 2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 2

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2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2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2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2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 2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2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勘探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1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 1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 1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1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燕山大学 1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 1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1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应用有机化学)

电子科技大学 2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综合业务网理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火灾科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 1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1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1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 1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大学 1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 1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1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军医大学 1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1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 1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 1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 1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学院 1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1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分室)

江南大学 1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分室)

南昌大学 1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分室)

参考来源:

设置有国家级实验室的大学有哪些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

校内设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拥有的同步辐射光源是现今国内高校中唯一一台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实验研究平台。

2、清华大学(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校内设有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25日批准筹建的第一批5个国家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覆盖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信息的获取与采集、信息的通信与网络、信息的处理与计算、信息技术基础器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探索等诸多方面,旨在取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3、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校内设有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科学或分子科学的大部分领域,主要包括:分子反应动态学与结构化学、胶体、界面及多相体系、有机合成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等。

4、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校内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国家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

2006年11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可行性论证。

5、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联盟成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内设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所拥有的并赖以解决国家急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实验室,代表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实验室

中专报读计算机及应用就业前景好么

中专报读计算机及应用就业前景好;

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家庭化、普及化,信息产业的规模化,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人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计算机应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计算机方面人才培养方向还比较单一,学习或报考专业的人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市场考察,以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发展历程

1、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 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数值应用,这一阶段使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硬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系统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软件尚未形成系统,应用程序编制耗费大量人力。主要应用于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开始向非数值应用方面发展。这一阶段使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除继续用于科学计算外,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60年代后期出现小型机后,硬件逐步形成系列,接口设备和外围设备品种增多,组块式的软件设计使软件的编制趋于工程化,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程、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码二维码